更多成语
山水的成语的成语,关于山水的成语的成语
-
湖光山色
湖水风光;山峦秀色。形容山水景色之美。
-
一丘壑
丘:土山;壑:山沟。原指隐者所居之地。后多用以指寄情山水。
-
奇山异水
异:新异。指奇异瑰丽的山水
-
一丘一壑
丘:土山;壑:山沟。原指隐者所居之地。后多用以指寄情山水。
-
千山万水
形容山水很多。比喻路途艰险、遥远。
-
水绿山青
形容山水景色艳丽如画
-
巴山蜀水
巴、蜀指四川一带。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。
-
尺山寸水
每一小块山水。
-
峰回路转
峰峦重叠环绕,山路蜿蜒曲折。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。
-
放情丘壑
谓纵情游山玩水,不以世务为念。丘壑,泛指山水。
-
经丘寻壑
指游览山水。
-
乐山爱水
爱好山水风光。
-
临水登山
临:到,靠近。原意是到达水边又登上高山,写送别的情景。现也泛指游览山水名胜。
-
模山范水
用文字或图画描绘山水景物。
-
泉石膏肓
泉石:指山水;膏肓:古人把心尖脂肪叫“膏”,心脏和隔膜之间叫“肓”,据说这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。比喻嗜好山水成癖。
-
山光水色
水波泛出秀色,山上景物明净。形容山水景色秀丽。
-
八大山人
清 初大画家 朱耷 别号。 耷 , 明 宗室, 南昌 人。 明 亡入山为僧。佯狂嗜酒,工书,善画山水、花鸟、竹木,笔致纵恣,别具一格。因常持《八大人觉经》,故名。其书画署名,“八大”与“山人”各连写,状似哭、笑二字。
-
楚水巴山
泛指 蜀 楚 之地的山水。 唐 刘禹锡 《竹枝词》:“ 楚 水 巴 山 江 雨多, 巴 人能唱本乡歌。”
-
脣齿相依
比喻关系密切,互相依靠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鲍勋传》:“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,盖以 吴 蜀 脣齿相依,凭阻山水,有难拔之势故也。”
-
大李将军
指 唐 山水画家右武卫大将军 李思训 。 唐 张彦远 《历代名画记》卷九:“ 李思训 ,宗室也,即 林甫 之伯父。早以艺称於当时,一家五人并善丹青,世咸重之,书画称一时之妙。官至左武卫大将军……时人谓之大李将军其人也。”按,两《唐书》本传
-
風花雪月
1.泛指四时景色。 宋 邵雍 《<伊川击壤集>序》:“虽死生荣辱,转战於前,曾未入于胷中,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眼也?”《西湖佳话·孤山隐迹》:“惟以风花雪月,领湖上之四时;南北东西,访山水之百美。” 胡也频 《光明在我们的前面》:“谁
-
刻雾裁风
比喻擅长山水风光描写
-
路转峰回
峰峦重叠环绕,山路蜿蜒曲折。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。
-
木石为徒
徒:同类。与树木石头为伴。指寄情山水,不问世事
-
青绿山水
指用石青、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。 清 侯方域 《倪云林十万图记》:“ 王元美 谓 云林 生平不易作青緑山水,仅二幅留江南图内,淡墨渲染各半。”
-
三山二水
三山:护国山,位于南京西南,以有三峰得名;二水:白鹭洲,位于长江之中,分江面为二。泛指南京的山水。
-
山容水态
山与水的姿态和面貌。比喻山水风光景色。
-
山情水意
形容山水的自然景色使人产生的情感兴致。
-
山山水水
每一座山,每一条河。泛指广袤辽阔的大地。《人民文学》1977年第7期:“二十几年来,他( 朱德 )的足迹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。”